?金屬異型材料(如異形鋼管、異型材、不規則金屬構件等)的存儲環境直接影響其耐腐蝕性、結構穩定性和使用壽命,需根據材料特性(如材質、表面處理狀態)和存儲周期,從溫濕度、清潔度、堆放方式、防護措施等方面制定嚴格要求,具體如下:
?

一、基礎環境要求
溫濕度控制
溫度:建議存儲環境溫度保持在 5-35℃,避免極端高溫(>40℃)或低溫(<0℃)。高溫會加速金屬表面涂層老化(如鍍鋅層氧化),低溫可能導致某些金屬(如鋁合金)因溫度應力產生微變形,尤其對精密異型件(如異形模具配件)影響更大。
濕度:核心控制指標,相對濕度需≤60%(潮濕地區建議≤50%)。潮濕環境會導致金屬氧化銹蝕,尤其未做防腐處理的碳鋼、低合金鋼異型件,以及表面有劃痕的不銹鋼件(易發生晶間腐蝕)。可通過安裝除濕機、通風設備或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、氯化鈣)控制濕度,定期監測(每日記錄濕度值)。
通風與潔凈度
通風:保持存儲區域空氣流通(如安裝排風扇、自然通風窗),避免密閉空間內積聚腐蝕性氣體(如工業區的二氧化硫、沿海地區的鹽霧)。通風頻率建議每小時換氣 2-3 次,尤其在雨季或高濕度環境中。
潔凈度:存儲區需保持清潔,無粉塵、油污、酸堿液體殘留。粉塵附著在金屬表面會吸收水分,形成局部腐蝕點;油污會破壞防腐涂層(如油漆、鍍鋅層);酸堿物質(如附近車間泄漏的化學品)會直接腐蝕金屬,需禁止在存儲區存放化學品,定期用中性清潔劑清潔地面和貨架。
二、堆放與承載要求
分類存放,避免混放
按材質分開存儲:碳鋼、不銹鋼、鋁合金、銅合金等異型材料需單獨分區,避免接觸腐蝕(如碳鋼與不銹鋼接觸,碳鋼銹蝕產生的鐵銹會污染不銹鋼表面,加速其腐蝕)。
按表面狀態分類:未處理的毛坯件、已鍍鋅 / 鍍鉻件、涂漆件、拋光件需分開堆放,避免相互摩擦損壞表面(如拋光件與粗糙件接觸會產生劃痕)。
標識清晰:每個區域標注材料類型、規格、入庫日期,便于管理和先進先出(減少長期存放導致的質量風險)。
堆放方式與承載
避免直接接觸地面:金屬異型材料需放置在木質托盤、橡膠墊或鋼制貨架上(離地高度≥10cm),防止地面潮氣、積水直接侵蝕底部。
合理堆疊,控制高度:根據異型材料的形狀和強度堆疊,避免重壓變形。例如,細長異形鋼管需采用臥式堆放(兩端用支架支撐,防止彎曲),重型異形構件(如異形鋼件)單堆高度不超過 1.5m,且底部需有承重足夠的支架(每平方米承重≥500kg)。
預留間隙:堆疊或并排存放時,相鄰材料間預留 5-10cm 間隙,便于通風散熱,減少冷凝水積聚(尤其在溫差大的環境中)。
三、防護與維護措施
表面防護處理
未做防腐處理的金屬異型件:存儲前可涂刷防銹油(如薄層機油、專用防銹劑),或包裹防銹紙、塑料薄膜(需確保薄膜無破損,避免潮氣進入)。
精密異型件(如異形模具、高精度金屬配件):采用真空包裝或油封存儲,防止微塵和濕氣侵入。
不銹鋼異型件:避免接觸碳鋼工具(如叉車叉齒需包裹橡膠),防止鐵離子污染導致 “生銹”。
定期檢查與維護
每周檢查:查看表面是否有銹蝕、涂層是否脫落、堆放是否松動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(如銹蝕處除銹后補涂防銹油)。
每月維護:清潔存儲區,更換失效的干燥劑,檢查除濕設備運行狀態,對長期存放(超過 3 個月)的異型件進行翻面或移位,避免局部受壓變形。
特殊環境應對:沿海地區(高鹽霧)需增加防護等級(如采用封閉式倉庫、定期用淡水沖洗表面鹽分);工業區(多粉塵 / 腐蝕性氣體)需加強通風和表面清潔頻率。
四、特殊材質的額外要求
鋁合金異型材料:避免長期暴露在高濕度環境中,尤其防止與堿性物質接觸(會腐蝕氧化膜),存儲時可覆蓋透明塑料膜防潮。
銅及銅合金異型件:易產生銅綠(氧化腐蝕),需保持干燥,必要時涂覆專用銅防銹劑,避免與硫化物(如橡膠制品釋放的硫化物)接觸。
高溫合金 / 鈦合金異型件:對雜質敏感,存儲區需遠離粉塵源(如打磨車間),避免表面污染影響后續加工性能。